第99章 号召力惊人的齐政
男人的兴趣在大众范畴来说往往很简单,军事、政治、机械,以及女人。
作为曾经的陆地键仙,军事自然是键政必修课,涉猎甚广的齐政曾详细研究过戚大帅的事迹,对他两本因为时间线最靠后而被有些人成为古代练兵集大成者的兵书细细研读过,深感佩服之余自然都记在了脑子里。
当三大书院招生文会之后与卫王那场见面结束,正式开始介入这场棋局的他,抽空就在府中默写,再在其中加上了一些子弟兵的先进军事训练管理方法,一起凑成了眼前这本焕然一新的《纪效新书》。
看到齐政真的掏出了一本兵书,凌岳虽然一愣,但旋即轻嗤一声,颇为不屑。
倒不是他有多自大,或者对齐政这个人有什么恶意,从始至终,他的判断都基于当前的社会现实。
这年头读书就已经是少数人的特权了,兵法更是少数中的少数,就连他都是靠着家学渊源,齐政能有什么本事。
这年头,毕竟没有电视和互联网,让普通人也能窥见几分上层人的生活。
在凌岳看来,你纵使天纵英才,但没见过就是没见过,没听过就是没听过,对那些事情,你是想象不出来的。
就像是一个一辈子就见过村里翠花、小芳、九妹、阿莲这些的农夫,一辈子也无法想象“美人盂”这样的东西。
这一点,对绝大多数,甚至说几乎对于所有人,这都是适用的。
你是乡野天才不假,但在乡野天才的脑子里,皇帝真的是用金锄头挖地,皇后娘娘每顿都烙白面馍馍的。
具体到兵法上,没上过战场的,又如何能知道那些与军事有关的隐秘。
但是,当他翻开手中的册子,脸上的不以为然便像是阳光下的水迹,悄然地消失无踪,微张着嘴,神色不知不觉地正经了起来。
军帐之中,只有他沉默的翻书声。
瞧见这一幕,齐政和卫王对视了一眼,慢慢走出了军帐。
当那些混在其中的沙子被甄别出来押往工地,汪直等人被带走,原本这片闹哄哄的空地,此刻已经完全安静下来。
十几名禁军将士正在沉默中收拾军帐。
齐政看着他们的身影,轻声道:“想来是殿下昨日那一番威风,让苏州卫指挥使有了几分触动,才会主动支援人手和物资吧?”
卫王点了点头,面露感慨,“我这些日子时常在想,我若有为所欲为的底气,真想直接把这泥坑用血火好好洗上一遍,这朗朗乾坤也就到手了,你也不至于这般劳心劳力。”
齐政微笑道:“战争不是单纯的暴力,而是政治通过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它来自于政治,又作用于政治。江南这一局,最后一定是要以血火淬炼,殿下且稍忍忍。”
“哈哈,我自是忍得。希望凌岳能为我们练出一支足以扭转局势的强军吧。”
齐政望着眼前的大山,缓缓道:“在下建议,沈家弄出来的水泥,第一批,先紧着这帮军士们,在山里修筑起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所和设施。这是我们的腰胆,不能出岔子。”
“第二批,就用在堤坝上,然后抽空给流民们也把房子建起来。在下建议,这个房子,不要随意乱建,选个好地势,等流民解决,这些房子还能拿来卖掉,形成一个繁华的镇子。”
齐政顿了顿,看着卫王,“殿下,说句可能不那么好听的话,不管这一局棋的结果如何,这片河道与这个小镇,都将是您功业的见证,谁都无法抹去。”
卫王深以为然又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我一定会尽力做好此事。”
“河道的事情,在下就是真的不懂了,殿下需要物色一位真正懂行的人辅助。”
卫王笑着挑眉,“真的不懂吗?要不要我请凌岳来说两句?”
“啊?”齐政愣了愣,不明白这其中的逻辑。
卫王便一边憋着笑,一边将凌岳那张反向开光的嘴的事情说了。
齐政恍然,“怪不得殿下方才说,如果没有凌将军这江南之局可怎么办,原来是这个意思。”
卫王笑着点头,“我还在想,凌岳若能再说你点什么,你还能给个惊喜呢!”
齐政笑了笑,心头却对这种东西并不在意,哪儿能真那么玄乎,那不成了反向言出法随了。
他岔开话题,对卫王道:“在下明日动身去扬州,这苏州诸事,殿下需多多留意。殿下明日宣判之后,怕是还有波澜,尤其需要注意。”
卫王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都为我谋划到这个程度了,我若还撑不起来,那就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了。比起苏州的情况,我更担心你,那些盐商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
齐政笑着道:“殿下放心,我不是去和他们打擂台的,他们势力越强,到时候给江南集团这帮人上的绞索才会越有力不是。咱们费了这么多心思给他们挖了坑,得确保他们跳进去啊!”
卫王神色凝重地嗯了一声,“千万保重。”
“另外,宋岩的儿子,我答应过他,帮他复仇,殿下甄别一下,如果他值得信任,就把他一起送进山里吧。”
“好。”
“还有,在下动身之际,殿下最好就将那个消息先在小范围放出去,不必大张旗鼓。”
“好。”
“那在下就告辞了。”
卫王迟疑了一下,“真不要我请凌岳给你整两句?”
齐政哈哈一笑,摆手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目送着齐政在护卫的护送下远去,卫王返回了军帐。
军帐里,凌岳也将册子看完了第一遍。
他将册子郑重地放进怀中,看着卫王认真道:“我不得不承认,此人对你的帮助,已经有我一半的效果了。”
卫王扯了扯嘴角,“来吧,说说你的练兵大计。”
离开城西的流民聚集地,齐政没有回去休息,而是穿过城池,去往了城外的码头。
卫王派给他的护卫名叫张先,跟着齐政走在路上,想到那日周元礼在乌篷船上的话,轻声提醒道:“齐公子,您还是要多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日子还长,身子垮了可要不得。”
齐政闻言微微一怔,旋即轻笑摇头。
他当初报考选调,图的也不是那个坐椅待币,问薪无愧,万死不辞的安稳,他是真的有一腔抱负在心头的。
如今虽然局面坏了点,但并非没有逆转的机会,而且是更能建功立业的时代,又哪有懈怠的时候呢。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歇不得啊!”
不多时,二人来到了码头上,找到了周元礼帮他盘下来的茶铺。
站在那栋二层小楼下,齐政微微仰头看着,“这好像不能叫茶铺,应该叫茶楼了。”
“哎哟,政少爷!您来了啊!”
茶楼的掌柜连忙亲自迎了出来,毕恭毕敬地将齐政请进了楼中。
而瞧见齐政,如田有福等人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上前问好。
看着原本缺衣少食的他们,如今至少个个都穿戴整齐,脸上也有了光彩,这一派生活有希望,干活有力量的样子,让齐政也很开心。
与他们说了几句,询问了衣食住宿,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之后,便笑着让他们去忙了。
众人自然是好一通感恩戴德,现在的日子,安稳又轻松,还有钱拿,怎么不比之前那朝不保夕的日子好,都无比庆幸那天晚上答应了齐公子。
跟众人聊完,齐政便跟掌柜来到了一处临窗的雅间。
他站在窗边看着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开口问道:“明日,会有人送一些孤儿来,他们的住处都安排好了吧?”
茶楼的掌柜正是当初长宁布庄坚守到最后那位忠心耿耿的掌柜,因为知道齐政谋划的事情都很重要,周元礼直接将他送来茶楼坐镇,同时送了一成干股,回馈他的忠心。
此刻听了齐政的问题,他连忙道:“东家之前就吩咐过,小人已经在后院都弄好了,只是条件会稍微差点,需要他们四人住一间。”
“无妨,穿暖吃饱,不要压榨欺辱他们即可,又不是来当少爷小姐的。”
齐政转身看着掌柜的,“他们的过去都挺惨的,还望掌柜的有东西多教教他们,有个一技傍身,未来也能安身立命。”
掌柜的连忙道:“政少爷言重了,小人一定照顾好他们!”
齐政点了点头,“这当中如果有机灵的好苗子帮忙留意一下。三日后开业有问题没?”
掌柜的面露迟疑,欲言又止。
齐政面露诧异,“怎么了?”
“先前东家叮嘱过小人,这茶楼政少爷您肯定有大用,小人不敢妄自揣测,但想着不论是什么用途,生意好些是必须的。但是小人看了看周边茶铺的价格,若是按照政少爷您之前定下的昂贵路线,恐怕这生意很难好起来啊!”
他的面色微微有几分为难,“毕竟这码头上茶铺不少,咱们这个茶铺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来吸引客人。”
齐政闻言一笑,“这些日子事儿太多,居然把这个给忘了!”
他找来笔墨,写了张帖子,交给掌柜的,“你去沈家帮我把沈大公子请来。”
掌柜的一愣,指着自己,面露几分惊讶,我哪儿来的脸能叫来沈家大公子啊!
“你把这个帖子递给门房,就说我叫的就行。”
掌柜的将信将疑地接过,沈大公子的确帮过周家,但也没到政少爷随便写张帖子就能叫来的地步吧?
罢了,谁让人家是东家呢,这脸多半得自己丢了。
带着这样的心思,他很快来到了沈家,忐忑又恭敬地问候着,同时将那有点寒碜的帖子递了上去。
门房瞧见这样子,也略显不悦,但一看帖子上的内容,登时面色一变,脸上立刻露出几分笑容,“来,您这边请。”
将掌柜的请进门厅,亲自奉茶之后,门房看着懵逼的掌柜笑着道:“您稍等,在下这就去通报我家公子。”
很快,门房去而复返,“抱歉了,我家公子不在府中,不过已经派人去请了,请您再等等。”
约莫盏茶之后,随着一阵马蹄声,风尘仆仆的沈家大公子沈霆翻身下马,看着掌柜的,“走吧。”
瞧见眼前这个货真价实还气喘吁吁的沈家大公子,掌柜的咽了口口水,藏在袖子里的手摸摸掐了掐大腿,一阵钻心的疼痛当即生出。
这他娘的也没做梦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