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前路明,难题现
就在半个时辰前,卫王还担心齐政的年少,缺少阅历,会让他在这等大事上少了格局,欠了火候,只希望齐政的分析,能够启发自己的思考就足够了。
结果齐政直接以超人一等的视角,将整个局势为他剖析得如此清晰明白,秀了他一脸。
他不禁想着,哪怕是陆十安和沈千钟坐在这儿,也不一定能分析得这般透彻吧?
想到这儿,深感震撼的卫王起身,朝着齐政深深一拜,“多谢先生指点。”
说完他看着正要开口的齐政,“我知道,就这一声,后面我绝不再如此生分。实在是这番分析,让我有如拨云见日,前路立刻清晰了许多。”
齐政面露古怪,“在下的意思是,殿下要真非得叫先生,可以等在下把后面的事情一起说完再叫。”
卫王:.
“我们方才只是说了朝堂层面的东西,殿下就不想知道知道,面对这个庞大的江南集团,具体应该怎么破局吗?”
卫王立刻坐好,“请赐教。”
齐政先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感觉比教周坚还累些,毕竟事儿要大出不止一个层次。
“殿下昨日的亮相和言行,其实拿捏得非常准确。”
“如果在下所料不差,殿下昨日之举,应该是为了三点。”
“第一,公开亮相,将钦差抵达的消息,宣扬出去,造出声势,争取那些可能的投靠。”
“第二,借台唱戏,利用文会这个场合,简拔寒门,试图培养一些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班底,比如昨日的优胜者们,和那些同样被埋没于乡野,心有戚戚的寒门才子。”
“第三,表明态度,用这种近乎决绝的姿态,将自己和江南士绅之间的对立挑起来,然后逼迫他们自乱阵脚,你便可从中寻得机会。”
“而且,看这股行事的疯劲儿,可能有沈千钟为你谋划的影子。”
卫王再度震惊地看着齐政,看问题的格局高也就罢了,就连这些具体的事情上,推算都这么精准,这是什么怪物?
他现在终于彻底相信陆十安和沈千钟他们的话了,这的确不是什么裙带关系,人家是真的认可这个人才。
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的确是我与沈先生商量而来。”
齐政缓缓道:“我为什么说这个法子好呢,因为它既彰显了殿下公开与江南集团打擂台的态度,同时,又将斗争的烈度控制在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就是陛下乐意看到的。”
他看向卫王,“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殿下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卫王缓缓道:“按照我与沈先生的讨论,下一布,就将要面对他们的反击。而他们的反击,很可能就是流民。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应对这个挑战。”
齐政点头,“殿下和沈千钟还是很有见识的,但只是这么想着,并不够。”
“要想完成这场战斗,我们需要先了解清楚我们的敌人,也就是江南集团。”
他再度伸手蘸了些茶水,在桌面上画了四个呈菱形排列的圆圈。
“想必陆大人和沈千钟都已经提过,而殿下对这也是心知肚明。江南势大,大在四点。”
“其一,土地和财富。通过贸易和走私,形成巨量商业资本,也就是银钱,而后大肆兼并土地,又利用特权,偷逃税赋,土地和财富两者并举,势力庞大。”
“其二,宗族与乡约。通过以士绅为核心的地方宗族势力,在皇权的薄弱地带,形成宗族私域。朝廷政令不出州县,而乡野自治,有甚者更是拥有家族私兵。”
“其三,政治势力,通过科举培养出大量江南官员,并且利用财富再拉拢一大批其余根脚的官员,在朝堂之上,摇唇鼓舌,为江南地方争取利益。”
“其四,士林舆论,通过书院和结社这两个杀器,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认可这一套的新的科举士子,以民意挟裹朝廷,影响甚至掌控科举风向和朝廷政令。”
“这四者,互相转换,互相助力,把江南打造成了一个极其牢固的利益集团。”
卫王看着桌面上这四个互相连通的圆圈,神色凝重。
“也不用这么紧张,他们并非无懈可击。”
齐政笑着说出的话,瞬间燃起了卫王的希望。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齐政笑着道:“面对你这个挟皇命而来的钦差皇子,他们能打的牌不多,总结起来无非就这几样。”
“流民、商战、倭寇、舆论。”
“首先,我们排除掉舆论。”
他看着皱眉不解的卫王,解释道:“按理说舆论的确是很厉害的,殿下但凡有些错漏就会被他们放大,形成汹汹民意,再加上朝堂之上的拱火,很有可能就能将殿下吞没。”
卫王点头,对齐政的话深以为然。
齐政笑了笑,“可是殿下别忘了,我们方才分析的,你是谁的人。”
卫王立刻反应过来,“父皇会在朝堂上,为我挡住这些流言蜚语。”
齐政笑得跟狐狸一样,“不止是陛下,还有齐王和楚王。当然,前提是殿下依旧能将这个斗争烈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最好不能落下实打实的把柄。”
卫王点头,眼中多了几分欣喜,“那就剩下三个了。”
齐政点头,“流民、商战、倭寇这三点,商战属于被动的牌,因为殿下如果没有商事,他们想打也没得打。”
“同理,倭寇属于不得不牵扯的底牌,一旦动用,极不可控,且后患无穷。”
“所以,他们的第一步,很大概率就是流民。”
“殿下身为钦差,巡抚江南,安抚流民本就是职责所在,处置不力,便给了对方可趁之机,很可能就会在朝野的非议之中灰溜溜地滚回京城,所有的野望,就都化为泡影。”
看着卫王求教的眼神,齐政道:“殿下不必紧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流民,反倒可能成为殿下的助力,只不过我们要多做些准备。”
卫王登时呼吸一促,急切而期盼地道:“这话从何说起?”
齐政道:“殿下不是正愁没有班底吗?这些流民不就是送上门的人么?一口吃食便能够收买,运用得当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而且很可能可以切中江南集团的死穴。”
“什么死穴?”
“军事!”
齐政沉声道:“他们可以勾结地方军队,甚至可以豢养族兵,但族兵不是甲士,他们绝对没有公开率众谋反的胆量。若能逼得他们动用倭寇,咱们就可以布置一个绝杀”
齐政的声音渐渐低沉,向卫王讲述了一个他在得知身世之后,便一直完善,昨夜一夜苦思,终于大成的思路。
卫王的双眸,在齐政的讲述中渐渐亮起。
听齐政讲完,他忍不住一把抓住齐政的手,“史书上,看季汉昭烈帝蹉跎半生,一遇卧龙,便扶摇而起,腾蛟化龙,我还有些不信,如今遇见你,始知隆中对之不虚啊!”
齐政笑了笑,“不过是些纸上谈兵之事,还没做成,一切都为时尚早。”
卫王摇头,“你太谦虚了,就这一番东西,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渴求的。”
他叹了口气,“你知道什么情况最难熬吗?那就是一个人,有斗志,敢拼搏,能坚持,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不知道该朝哪边落脚。而如今,你替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多谢!”
齐政摆手,“我更希望看见殿下有朝一日,得偿所愿,再向我说这一声。”
卫王重重点头,双指并拢立誓道:“我皇甫靖发誓,此生若能得偿所愿,必不负齐政辅助之恩,必不行那狡兔走狗之事!”
“殿下言重了。咱们总结一下吧。”
齐政道:“方才说的那些事情,咱们悄悄地准备。同时眼下的殿下,需要做这样几件事。”
“第一,旗帜鲜明地站在这帮人的对立面,要抛弃掉对他们的一切幻想。陆大人有一个建议特别好,那就是你要以和江南集团斗争的决心,和齐王争夺前太子的拥趸,继承前太子的政治遗产,这是你最快积累实力的路径。”
“第二,明确你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他们不敢在台面上和你作对,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皇命钦差这个身份,和便宜行事的特权,不断挤压他们的腾挪空间。”
“第三,将手中能用的资源集中起来,不要分散,不要想着四面出击,不要想太多谋篇布局的事情,我们的资源太少,必须集中一个拳头去攻破一点,打破了一个点,他们这张网就不攻自破了。”
卫王肃然点头,“好!”
听了齐政的话,他心头那团一直燃烧的火焰,已经熊熊炽烈起来,恨不得立刻行动了。
但就在这时,齐政却忽然道:“不过在这些之前,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需要殿下先解决掉。”
卫王神色一凝,“什么难题?”
齐政轻声道:“江南集团给你准备的一份大礼,一份如果没有防备,会让殿下进退两难,乃至束手就擒的大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