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首页 > 寒门权相 > 第78章 一文问鼎(第五更)

《寒门权相》第78章 一文问鼎(第五更)

作者:皇家大芒果 / 最近更新:2025-03-25
  第78章 一文问鼎(第五更)
  等待,按说从来都很漫长。

  漫长的,是对可能到来的好结果的期望,是面对注定到来的坏结果时的如坐针毡。

  看着那缓慢燃烧的那一炷香,如乔三等人,巴不得眼睛一闭一睁,就是收卷之时。

  而那许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士绅以及内定学子们的心头,都是同一个念头:就这样吧,赶紧结束,早死早超生。

  若说唯一希望时间走慢些的,就是那些一边苦思,一边埋头写作的学子们了。

  卫王看着林满,“林知府,劳烦安排几个书吏过来,稍后将这些学子的文卷誊抄一番。”

  林满愕然,“殿下,没那个必要吧?”

  卫王笑着道:“都是为了公平嘛,你也是科举出身,越公平不是越好吗?”

  “行!殿下说得极是!”

  林满干脆点头,反正他们的计划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他也不在乎再被破坏干净些。

  很快,四个书吏抵达,而后一声锣响,众人的文卷被收了上来。

  当听说卫王要糊名誊抄之后,不少士绅豪商嘴角抽搐,这是真他娘的狠啊!

  五个评委对视一眼,长洲县令饱含深意地道:“诸位,唯才是举,这是大好事啊!”

  众人缓缓点头,面色却跟吃了苍蝇一样。

  当书吏将三十余张卷子誊抄完毕,交给评委们评判,卫王拿着原稿,随意地翻看着。

  “诸位,等待诸位贤才评卷的时间,左右无事,咱们不妨来共赏一下江南俊才们的文章。”

  他抖开一张文卷,笑着道:“这儿有一篇文章,其名,莲赋,与诸君共赏。乔三,为诸位朗诵一番。”

  乔三躬身接过,清了清嗓子,开口诵道:
  “吴门夏初,暖阳照水,夏驾湖中,芙蕖遍生。”

  “叠翠如钱,浮波似锦。其态也腴,其色也秾。”

  “茎挺如笏,直指云霄可达天听;叶展若袍,自临湖风而得官仪。”

  “花开似笈中朱笔,点就金榜魁首;蓬垂如囊底银鱼,暗藏万贯家资。”

  “莲房多子,如珠玑满斛,兆门户之丰饶;并蒂双开,若鸳鸯交颈,喻夫妻之和睦。”

  “更喜藕断丝连,示宗族之绵延;荷擎华盖,荫子孙之昌达。”

  “吾愿效此物,得万姓之共赏,岂甘孤芳自隐于野泽哉!”

  当乔三念完,卫王笑望着众人,“这篇文章,诸位以为如何啊?”

  众人沉默,就连先前踊跃的“夸夸群”老头儿也闭着嘴不敢吭声。

  主要是你这也不说是谁写的,让我们按照真实水平评价,那不是难为人了嘛!
  卫王挑了挑眉,“这篇文章,还能让满堂高士为难了不成?”

  被这么一逼,下方的那些士绅还能拼着一个法不责众的名头当缩头乌龟,但林满这些朝廷官员却不敢不开口了。

  吴县县令主动开口道:“殿下明鉴,此文虽浅薄,但立意却颇为不错。文章之道原在因时制宜,若比作衙门里的公文,该详处自然要浓墨重彩,该略处倒也不妨云淡风轻。至于格调高低,好比这夏驾湖,有人爱它凉爽宜人,有人偏喜碧波无边。说到底,文风与时势相得益彰便是上乘。”

  一番话下来,好像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说,听得齐政不由啧啧称奇,官场老油条果然什么时候都不缺。   
  但在齐政看来,这人兴许圆滑是够了,但却失了判断,从而没了立场,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跻身高位的。

  果然,当苏州知府林满开口,言语就截然不同了。

  “殿下,下官以为,此文满篇都是功名利禄,堆砌天听、青云、万贯等媚俗之词,将莲花比作笏板、官袍、朱笔等权势象征,在立意上便落了下乘,失了风骨,实在是俗不可耐。”

  在他的判断之中,卫王拿出这篇文章,就是想要营造一种你们别怕孤芳自赏于野泽,我来拯救你们直达天听,直上青云,他又岂能让卫王如愿!

  而被他这么一启发,方才还三缄其口的本地士绅们登时反应了过来,纷纷开口。

  “不错,殿下明鉴,此文着实媚俗,通篇但见阿堵物影,未闻仁义之声。《尚书》有云诗言志,此作却以万贯、金榜为志,岂非与颜子箪食瓢饮之德相违?”

  “老夫也是这般觉得,整篇文章,流于对仗,实则透出一个汲汲营营的庸才形象,是为下品!”

  “是极!今观此文,华藻盈篇而筋骨不立,雕虫逞巧而大道蒙尘。而且以庙堂之器比喻草木,简直狂悖!”

  人群中,一个学子汗都下来了。

  我没有那个意思啊,我就是想讨好一下卫王殿下,没有你们这说得那么该死啊!

  岸边的围观群众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文化,感觉自己方才听着还挺好的,没想到却被这些老爷们说得一无是处,果然还是老爷们厉害啊!

  不像自己这些俗物,只能想着点钱啊,官啊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这些老爷们儿不稀罕这钱啊官啊的,却能轻松拥有这些,自己做梦都想要这些却半点得不到呢?
  听着众人的附和,林满心头得意,扭头看着卫王,想从他身上瞧见几分慌乱和受挫,从而扳回几分主动。

  但他没想到,卫王竟并不气馁,而是点了点头,“诸位说得不错,咦,这儿又有一篇写莲花的,那咱们对比起来看看,会不会有所不同。”

  乔三接过文卷,看向众人,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当乔三的声音消散在湖面的清风中,整个会场,一片哑然。

  许多人的脑海中,都在回荡着那些简洁有力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卫王看着众人,身子前倾,微笑道:“诸位,此文如何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