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侯纸贵,李氏名望前所未有暴涨,二(第一更)
刘宏震惊。
在刘宏身边站着的,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皇后何莲此时一双美眸也是睁大。
那精美的纸张与青花瓷器,吸引了她的目光。
“这难道是李郎搞出来的?”
皇后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纵然她是一女子,也是明白改进蔡侯纸,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天下文人都将记住李昭,并且要承李昭的情!
本身改进蔡侯纸,便是巨大功绩。
更何况,这还是李昭搞出来的?
皇后何莲一双美眸看向李昭目光,愈加炽热了。
刘宏震惊过后,左手摸着质地白皙的纸张,右手敲了敲青花瓷碗、瓷器壶,立即感觉到这一套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硬且强度高,看起来非常干净。
比之自己日常用的泥质灰陶的陶碗相比,简直天下地别。
甚至,刘宏看着这青花瓷碗脑海中浮现一个场景,同样装上一碗水,这青花瓷碗中的水便显得很是干净。
但是,若是再用日常用的泥质灰陶为主的陶碗装水,他甚至感觉到有些脏了。
“这就是李中郎改进得纸张?看起来竟然如此雪白、精美!”
“还有那什么青花瓷,真是美观精致干净。”
“这纸张看起来比蔡侯纸看起来好太多了。”
周围的张让、赵忠、何进、杨赐、曹嵩、王允、曹操等人都纷纷凑过来了。不过,东西在刘宏手中,他们并不敢上手,但是,就算是看着,他们也忍不住对两样精美的物件感觉到惊艳,惊呼。
不错,就是惊艳。
这是他们下意识,与他们日常用的蔡侯纸、陶碗做的对比。
“陛下,如此纸张,老臣能否一观?”一旁的杨赐终于忍不住了,对刘宏请示道。
“真是好纸,好瓷器,你们都拿去看看!”刘宏听着杨赐的话,回过神来,他有些恋恋不舍的把纸张给身边众人分了一下,至于青花瓷器,一旁皇后则是拿了过去。
“子明,你真是给了朕不小的惊喜啊,竟然改进了蔡侯纸,这些都是谁弄出来的?”
刘宏这才把目光转向了李昭,问道。
李昭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扭捏什么,对刘宏拱手道:
“回陛下,这纸张,是末将研究前人制纸经验,重新改进了技术,尝试了千百次,历时数年,耗费不少钱财,最终研究而出。”
“至于这些青花瓷器,则是末将之弟李明,通过研究陶瓷,烧制而成。”
“说起来,不论是这纸张,还是青花瓷器的出世,皆是有些巧合了。初开始,末将之弟烧制瓷器也只不过想要补贴李家开支,就连末将研究、改进纸张,虽经历千百次失败,耗费巨资,但一直的动力是一方面想要为李家振名,方便天下学子,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为李家补贴开支。多年的坚持,竟然真的有了结果,末将立即前来向陛下报喜。”
李昭一边回答着刘宏的提问,同时,也给刘宏编织了一个故事,提前把对方巧夺豪取纸张技术以及陶瓷技术的路径给封死。
李昭倒是怕刘宏口一开,就要李家公开纸张制作技术以及要这陶瓷制作技术,因此,他才假说李家耗费巨资,同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刘宏不便夺取。
李昭如此回答,刘宏并没有想到李昭是在防备自己。
反而刘宏听着李昭、李明耗费了不少时间,花费大量钱财才搞出来这纸张与陶瓷,才感觉合理。
实在是这纸张与陶瓷太精美了。
刘宏看着李昭,却是对李昭再次刮目相待了,李昭除了领兵打仗不错,竟然还会造纸?
不由的,刘宏对李昭愈加满意了。
“竟然是子明造的这纸张,真是极好,朕真没有看错你,把公主嫁给你,并没有委屈了公主啊。”
刘宏对李昭称赞道,显然,李昭这个驸马研究出了如此精美纸张,让刘宏大感有面子。
“敢问李中郎,这纸张产量如何?”
这时,一旁一道激动的声音响起,李昭、刘宏看去,却见是侍御史王允拿着纸张,激动的对李昭问话。
刘宏也反应过来了,对李昭问道:
“子明,这纸张容易制造吗?”
此时,杨赐、曹嵩、王允、曹操每个人手中都拿着纸张,内心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都是识货的人,立即就明白这纸张怕是直接把什么蔡侯纸、简牍、竹简都给比下去了,有了这纸张谁还想用蔡侯纸、简牍、竹简啊。
甚至这纸张,订成策,直接可以形成一本本书籍,这太有诱惑力了。
若是这纸张产出高了,无疑会造福天下学子。
甚至,若是产出极高,那么,能用的就不止天下学子了。
这才是杨赐、曹嵩这些世家豪族关心的。
只是,迎着众人目光,李昭脸上却是流露出一抹苦笑,对刘宏拱手道:
“陛下,您也看到了,如此精美纸张,比之蔡侯纸好了不知多少,事实上这纸张,造价高昂,并且还产出不高。”
听着李昭说出纸张,造价高昂,并且还产出不高的话来,包括刘宏在内众人皆有些惋惜,不过也都理解,确实这纸张太精美了,若是还能够大规模产出,那才让人感觉离谱。
因为太精美,质量高,产量少,这就比较合理了。
而杨赐、曹嵩这些世家豪族公卿也是不由松了一口气,若是产量太高了,那才让人担心呢。至于价格高,他们也没有太在意,蔡侯纸价格还不便宜呢,他们世家豪族之人不也是在用?
“实不瞒陛下,不论是这纸张,还是青花瓷器,皆是造价高昂以及产出稀少之物。纸张需要数月时间才成,好的青花瓷也是需要数月,末将问过擅长经商的冀州甄家家主,折合李家这么多年来研究花费的成本,以及考虑到造价,最终给出的价格是比缣帛便宜的,一刀一百张的纸张售卖价格为四百九十九枚五铢钱。一套青花瓷器一个壶四个碗,当售卖五千八百枚五铢钱。因此,这也并不是谁都能用的东西!”
李昭语出惊人,报出了纸张价格与青花瓷器的价格直接让刘宏以及周围的张让、何进、杨赐、曹嵩、王允、曹操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看着李昭。
“李中郎,你抢钱呢?”曹操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惊呼道。
不怪曹操如此忍不住,实在是这个价格并不低,一百张纸,四百九十九钱?
合计五钱一张纸了。
要知道,蔡侯纸也才勉强不过一钱一张纸啊。
数十钱,够买一石粮食。这一百张纸,能买数石粮食了?
更何况,四个碗,一个壶,卖五千八百钱?
李昭听到曹操率先忍不住惊呼,不由看了其一眼,道:
“曹议郎,本中郎也可以花费数百钱向你购买如此纸张,如何?”
曹操听着李昭这话,顿时哑住了。
又看了看手中精美纸张,他哪里来的如此纸张。
这纸确实比蔡侯纸好太多了,当然,也确实比一匹缣帛价格便宜。
蔡侯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书写载体,但是,质量并不太好,一些重要的情况下,还是要用缣帛做为书写载体,缣帛会主要用于宫廷、贵族或重要文书,普通书写仍以竹简为主。
但是,缣帛虽轻便,但价格昂贵啊(一匹约值六石米,约合数百钱),因此实际应用中可能更注重美观布局而非极限密写,单匹缣帛书写的字数或在3000-8000字之间。
而现在李昭拿出的精美纸张,一百张纸绝对能够书写超过8000字。
每张能写五百字,那一百张,便是五万字甚至都可行。
并且,李昭这纸张质量绝对够用于宫廷、贵族或重要文书了。
也就是说,李昭这纸张还是比缣帛的性价比高太多的。
想到这里,曹操虽然感觉价格依旧高昂,却也不说什么了。
只是,曹操心中对李昭更加羡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