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首页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 第69章 婚期已定,李昭携李智拜访何进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第69章 婚期已定,李昭携李智拜访何进

作者:龙门小蝌蚪 / 最近更新:2025-03-25
  第69章 婚期已定,李昭携李智拜访何进
  “除了这些,壮大李家力量也还需要各种猛士的相助,我听闻河东杨县有一个青年,名为徐晃,可能是名县吏,但颇有潜力,李峰你亲自去走一趟。”

  李昭话锋一转,对李峰吩咐说道。

  李昭要开始对他所知道的汉末群英们下手了。

  之前,他李昭虽然知道这些三国牛人,却因为自己身份、地位不高,无可奈何。

  但是,如今封侯拜将,尽管还不是朝堂公卿级别,却也可以进行招揽一些出身并不太好的汉末群英了。

  李峰闻言,虽然不知道徐晃,但是立即拱手道:“诺,家主放心!”

  “陈留郡己吾县有一员壮士,名为典韦,应该是游侠,李阳,你亲自走一趟,对典韦,要妥善安置其家人,不要吝啬钱财。”

  “幽州涿郡涿县,有一家姓张的屠户豪强,有一员青年名为张飞,擅长仕女图,颇有勇力,李伟你亲自带人走一趟,途径常山真定时,可寻找一名为赵云的青年。”

  李昭一口气再说了三人,分别是他记得的典韦、张飞、赵云的住处老家,这是李昭可以确定的地方。

  至于其他汉末群英,李昭却也不确定对方家在何处。

  或是仅仅知道线索也不好找。

  倒不是李昭不想继续寻找哪些汉末群英,而是汉末还是处于古代,山高路远。

  就算是放在后世,去隔壁省找一个人,仅是只知道姓名,那都是大海捞针。

  在汉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怕是都不一定能够找到。

  当然,若是后面能遇上,李昭肯定要去招揽一番,毕竟,若是能力或是潜力达到超一流级别,是能够给他李昭贡献一个抽取奖励的机会,李昭自然不会放过。

  “诺!”李阳、李伟立即起身,大声应诺。

  接下来,李昭又与众人详细交代一下细节。

  李峰、李阳、李伟、淳于琼等人这才纷纷散去了。

  接下来。

  一连几天时间过去。

  李昭先是指点了李明一番明朝瓷器样式,把自己对明朝瓷器浅薄了解都告诉了对方。

  景德镇瓷器大师的技能立即发挥作用,李明只感觉各种瓷器的感悟频出。

  李昭便不管李明了,只是让李明尽快给自己成品。

  除了忙这个外,李昭便是开始走马上任羽林军中郎将了,羽林军中郎将统领宫内所有羽林郎,不过也是比较清闲。

  并且他还要忙碌与万年公主刘慕的成婚之事。

  因为刘慕的身份是大汉公主,就算是刘宏赐婚了,他想要迎娶回李家,也是要大费一阵周章,需要不少的时间。

  大汉时期婚姻需经过“六礼”,既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过程,且每个环节都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准备和安排。比如纳采要准备大雁等礼物并前往女方家提亲,纳吉要进行占卜,纳征要准备聘礼,请期要确定婚期等,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费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皇后与刘宏是如何和解的,李昭并不清楚。但是,公主的婚嫁,皇后是满脸笑容的出面了,那笑意盈盈的模样,李昭真看不出赐婚那天皇后脸上出现过那么难看表情。

  宗正府的人员也是忙前忙后,李昭便感觉自己犹如提线木偶。

  最终婚期的时间定在了光和五年的腊月廿六,也就是四个多月后。

  “什么?何中郎,您被提拔为九卿光禄勋了?”

  何府,客厅内,李昭刚带着十五岁的李智前来拜访何进,便听到了何进晋升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的消息了,这让李昭显得有些惊讶与震惊。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光禄勋,属于九卿之一,并且,地位仅次于太常,在九卿之中位列第二,位高权重。

  秦汉光禄勋是负责守卫宫殿门户的宿卫之臣,后逐渐演变为总领宫内事务。

  秦名为郎中令,大汉时期改名为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等。

  也就是说何进一跃,位列九卿,主管宫内所有事物,这又成为了他李昭的顶头上司了。   
  仅仅只是瞬间,李昭就明白了为何昨天在宗正府,他见到皇后忙前忙后时为何那么开心了。

  合着刘宏给了何进好处了。

  何进提拔光禄勋,晋为天子近臣,如此,皇后当然满意了。

  果然,跟着何家还是有前途的,这不,何进一跃又成为他的上司了。

  “哈哈,子明,陛下还没有下来圣旨呢,还不作数,这其实还有你打了那一场胜仗的功劳,进还要感谢你呢。”

  大厅内,何进笑呵呵说道,脸上却是挂满了春风得意。

  “末将拜见光禄勋!”李昭却是立即起身,一副正正经经模样对何进拱手道。

  一旁的李智亦是站起来随李昭对何进行礼。

  “子明,你看你这就见外了,待你娶了万年公主,我们都是一家人了,快入座!”何进颇为满意李昭态度,笑着说道。

  这时,何进才看向李昭身边十五岁年轻的李智,道:

  “子明,这位是?”

  李昭倒也不迟疑,立即对何进介绍道:

  “实不相瞒光禄勋,这位是昭之堂弟李智,可谓自幼聪慧,遍读诗书,满腹经纶。只是我李家一门皆是出入军中,沙场建功并不适合我这堂弟!”

  “之前光禄勋兼任河南尹,手下不能缺少起草文书、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因此,昭便想着把这堂弟送到光禄勋这里做个幕僚,也当是回报一下光禄勋与皇后对昭的提携之恩了,谁知道何中郎竟然已经被提拔为光禄勋了。”

  李昭把李智夸赞了一番,并且可惜说道,仿佛把李智送到了何进这里,不是为了让李智出仕,而是能够帮助到何进一般。

  大厅内,何进听着李昭的话,不由愣了愣,顿了顿。

  先是狐疑的看了一眼很年轻、还有稚气的十五岁各地李智,又瞥了一眼一旁自信的李昭。

  何进作为朝堂高官,有皇后背景,可谓是并不缺人手,每天都有人才前来投奔。

  而这些人才,还多是二三十多岁,有才能之人,有名气之人。

  但是,何进却并没有大肆的招募幕僚。

  一方面,之前他的地位没到,没有必要。

  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幕僚很重要。

  在大汉,幕僚通常是通过选拔或推荐的方式产生的。直接参与官员的政务处理,他们能够负责起草文书、处理日常事务、协助官员决策等。

  幕僚的对官员的政务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可能决定官员的政治前途。

  现在李昭送来一个小青年给他当幕僚,说很厉害,算是报恩的?

  若非何进对李昭性格也有一定了解,何进便要当场说李昭两句。

  何进对李昭狐疑问道:“子明,你这堂弟,能成为幕僚?你确定?”

  李昭闻言,却是笑道:
  “光禄勋,闲着也是没事,不若你考考我这堂弟,四书五经,或是其他皆可,若是不行,昭直接带回去!”

  何进听着李昭这话,顿时皱眉,不过看着李昭如此笃定,何进也来了兴趣。他对李昭的了解,知道李昭并不是一个喜欢信口雌黄之人,难道这个李智真有才能?

  何进微微沉吟说道:“既然子明如此推荐,那进便试试,四书五经便算了,我自己都不太清楚。不过,接下来,进要担任九卿光禄勋之位,还是有些无从下手,李智是吧?你说说,我该如何下手?”

  大厅内,随着何进考较的声音落下,李昭目光也看向自己这堂弟李智。

  他也想看看获得了李善长英魂的李智如何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