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辰临危请命坐镇马邑城,抵御鲜卑人南下(大章)
在北方的李昭,并不知道随着云中大捷传回大汉,在北方各地以及帝都洛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陇西李氏一时也名声大噪。
沉寂了两百年的陇西李氏重新出现在了天下人的视野中。
并且,李昭与李辰两人对战异族的惊艳表现,令市井的百姓都是啧啧称赞。
这些李昭并不知道,在击败中部鲜卑骑兵后,李昭先是横扫了须卜骨都侯等匈奴贵族的部落,然后李昭又与朱儁、张修率领汉军四出一连横扫了十余个中部鲜卑的小型部落,他们才堪堪停手,带着俘虏的四百三十多名大大小小的中部鲜卑俘虏,以及大批俘获的牛、羊、马匹浩浩荡荡南下雁门郡。
倒不是李昭、朱儁他们不想乘胜追击,不想继续扩大战果了。毕竟中部鲜卑如今空虚了正是千载难逢收割的好时机。
实在是,他们担心西部鲜卑、东部鲜卑以及鲜卑王庭派出兵马对他们围杀。
到时候乐极生悲,大胜变大败,就不好了。
鲜卑作为如今的草原霸主,实力并不下于昔日强盛匈奴,就算是李昭现在有了李辰、李猛两员大将,也不敢说能够抵挡的住对方攻势。
朱儁,李昭都没有信心再凭借着已经人困马乏的汉军战胜报复而来的鲜卑人兵马。
饭要一口口吃,汤要一口口喝。
对抗鲜卑一族,这是个长期的工作。
李昭想的是,若是他们汉军能够把这次缴获中部鲜卑的收获给消化掉,吸收掉。
那样,纵然大汉内部的国力并不给力,朝廷不能给什么帮助。他们也有了继续与鲜卑抗争的能力。
……
雁门郡,马邑县。
城门大开着,马邑县长领着百名官吏迎接、等待着。
两三千名马邑百姓,也都是喜笑颜开,时不时的伸头看看远处,他们用竹筐中装着是鸡蛋、菜饼、腌菜、还有豆腐这些在他们看来珍贵的东西。
“来了,你们快看!”
突然,一个瘦高的年轻官吏指着北方,精神大震,兴奋道。
被瘦高官吏提醒,马邑官吏与百姓纷纷看去,果然,只见北方一阵烟尘弥漫,大片大片的牛、羊,马匹被驱赶着,一眼望不到头,同时,还有汉军驱赶着成千上万俘获的鲜卑人向这个方向而来。
随着庞大的队伍靠近,一眼望不到头的牛羊,马匹,与成千上万的鲜卑人、匈奴人俘虏清晰入眼,这让所有的马邑官吏与马邑百姓震撼了。
“好多的牛羊、马匹,这些都是我们汉军俘获的吗?还有那些都是鲜卑人!”
“我们汉军果然胜了,果然胜了啊。”
马邑官吏们、马邑百姓们一个个欢天喜地激动的高乎起来。
马邑属于雁门郡,算是直面异族了,这里的百姓,常年遭遇异族侵袭,对异族恨之入骨,惊闻云中大捷,便是激动万分,如今看到了大批的汉军押解俘虏以及俘获牛羊、马匹到了马邑城,他们更是惊喜、激动坏了。
两三千名马邑百姓提着竹筐对汉军迎了上去,把里面的鸡蛋、菜饼、腌菜、还有豆腐塞给汉军,夸赞着汉军这一仗打的好,还有感激涕零者,感觉大破中部鲜卑是为他们报了仇,汉军士卒被箪食壶浆的马邑百姓给包围了。
马邑县长,是一个中年人,也对朱儁、李昭迎了上去。
在马邑众多官吏中。
一个身穿官吏服饰,身高约有七尺、面容青涩的少年郎,看着俘获牛羊马匹以及昂首挺胸汉军,眼眸中即是激动又是向往。
当少年的目光锁定住了李昭、李辰英姿挺拔身影,眼眸中不禁露出了崇拜之色,他对李家子弟战场表现感觉很是敬佩。
“马邑城是对抗异族的重塞,是对抗异族的第一线,我汉军虽然大破中部鲜卑,但是接下来可能会遭到鲜卑人的大兵压境,还需要你们多配合啊。”朱儁对马邑县长道。
马邑县长闻言,当即拍着胸脯道:“朱将军,你们尽管放心,只要是抗击异族,我马邑百姓官吏绝对支持我大汉军队,尽管入城!”
当即朱儁也不迟疑了,大手一挥,大军浩浩荡荡进城,一时间马邑城中人满为患,但是马邑城中百姓却都很欢迎汉军到来与全力配合。
作为边疆百姓,他们对异族的仇恨是很大的,矛盾也是极深,几乎人人往上数几代,都能与异族有血仇,异族强盛了,威胁也就重了,但这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没有理由放弃。
他们最怕的就是朝廷无能,不能帮他们对抗异族,而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
因此,现在汉军能够帮他们打异族,还是颇有勇力,这只让他们感觉开心与珍惜,他们甚至并没有考虑异族杀来,对他们的牵连,因为就算是没有汉军打异族,异族也会对他们烧杀抢掠。
马邑城,县长府。
大厅内。
朱儁、张修、李昭、马邑县长、李辰,马邑几个官吏等一二十人聚集,把大厅挤的满满当当的。
朱儁看着朝廷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看向众人道:
“陛下八百里加急下达命令了,让并州刺史暂时接收俘获的鲜卑人、匈奴人,全部打为奴隶,修缮雁门关、马邑城等重要城池、关隘,抵御鲜卑人的报复。同时,把马匹、牛羊也暂时留在并州晋阳城。本将军与李统领率领虎贲军携带右贤王以及数百名俘虏的中部鲜卑高层、贵族轻装凯旋回朝。”
“不过,陛下的意思,为了防止鲜卑人大举压境,造成幽、并百姓生灵涂炭,把一场大捷变成坏事,还需要留下大将与军队,把鲜卑人阻挡在马邑城以北,此事陛下由本将决断!”
“当然,陛下与朝堂公卿已经下令并州刺史召集并州各郡的郡兵以及催促南匈奴单于率领匈奴骑兵出兵助阵。因此,到时候,马邑城中聚集的我大汉兵力应该不少,现在,我们需要决定留下人选!”
朱儁把刘宏圣旨意思向众人传达,大厅内众人皆是眉头一皱。
天子刘宏的意思很清晰,那就是朱儁、李昭两个将领立即轻装携带重要俘虏凯旋洛阳,宣扬这场来之不易的大胜。但是,刘宏还要求了,还不能让鲜卑人杀到马邑以南去了,以免好事变坏事,造成不好影响,因此需要人留守马邑城。
刘宏与公卿为此不惜召集并州各郡县的郡兵以及南匈奴的兵马助阵马邑。
不得不说,大厅内众将领都想凯旋回到洛阳,风光一把,享受这武将最荣誉的时刻。
谁都不想留守马邑面临可能疯狂的鲜卑人,尽管是有南匈奴兵马与并州郡兵助阵。
而且,不论是南匈奴兵马,还是并州郡兵,战力可能都不行啊。
因此,留守马邑,其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此时就连张修都是眉头紧皱,久久不愿意站起来。刘宏虽然没有点他,但是朱儁、李昭回朝了,剩下的将领中,可不就是他官职最大了?不就是让他张修留守马邑,抵御可能疯狂的鲜卑人?
但是,他张修真没有那个自信啊!
到时候,疯狂的鲜卑人,越过马邑城南下,就真是一个大坑了,本是一场大捷,变成了不好影响,他张修扛不住大汉百姓的怒骂,也扛不住刘宏与公卿的怒火。
朱儁见张修久久没有站起身,眉头大皱。
一时间,大厅内众将目光也齐刷刷看向了张修。
只是,张修依旧没有站起身来,甚至直接就闭上了眼睛。
见此一幕,朱儁瞬间无言,众将领也无语,而一旁的马邑县长以及几个马邑官吏却是有些焦急了,若是没有将领抗住报复的鲜卑人,那对马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噩耗。
在大厅门口站岗,腰间挎着环首刀的少年郎官吏,眼中也表露出了焦急与失望之色。
大厅中,一时寂静无声,李昭目光先是看向了一旁舆图,随即便看到了李辰目光直直看着自己。
李昭瞬间就读懂了李辰的意思,李辰这是想要留守马邑城?
李昭眉头微皱,目光在李辰身上打量,不得不说,随着李辰彻底继承了历史上大唐第一中兴名将李光弼的英魂后,一身能力得到了空前暴涨,就连李昭看了都是有些羡慕了。
【姓名:李辰,字光弼(未用),现为虎贲郎】
(李光弼能力值,作者有些拿不准,只是一家之言,若是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我会按照多数人给的数值进行修改)
【年龄:18岁】
【武力:94(超一流武力,可驰骋军中,擅长骑射,冲锋陷阵于疆场。)】
【统帅:101(绝世巅峰统帅行列,熟读兵书,擅长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战法,同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工程技术、注重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手段以及心理战术的运用)】
【谋略:93】
【政治:82】
【忠诚度:100(身为李家旁系子弟,以宿主为长,虽然有自己想法,却是潜意识死忠宿主,绝不会背叛。)】
【综合评价:五星。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治军之道,并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乃是可为臂膀的统帅之才。】
李昭看着李辰这个堂弟的属性面板,却是感觉到了浓浓惊艳,身具李光弼能力的李辰,应该是有能力抗住鲜卑人压力的。
历史上,李光弼在太原之战中,以数千兵力对抗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成功斩获七万余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一战封神。
如今,李辰便相当于李光弼在世。
再加上鲜卑右贤王,鲜卑单于的儿子,还在他们手中,鲜卑人也会有所顾忌。
让李辰留守马邑城,对李家是有风险,但是,同样也是一次机遇啊。
张修这个度辽将军,不愿意抗大旗,李家子弟危急之时挺身而出,只要不犯大错,那便是极好的名声。
另外李辰,若是再给出惊喜,那怕更是李家一段佳话。本身李辰便在对战中部鲜卑中立下大功劳,若是再立战功,那,李辰将会快速成为陇西李氏门面!
这是李昭对继承李光弼英魂后的李辰期待。
想着,李昭对直直看着自己的李辰微微点头。
李辰当即对皱眉、无言的朱儁拱手,道:
“朱将军,若信李辰,辰愿留守马邑城挡住鲜卑人南下!”
李辰沉稳、有力、坚定的声音响彻,便是瞬间,大厅内所有人震动,目光齐刷刷看向英武、挺拔的李辰。
站在门口的少年郎官吏更是一瞬间眼中充斥璀璨的亮光,激动的看着似临危受命站起来,已经名声大噪的李氏子弟李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