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独青山上秋日春,平安蹙眉意难明
雨过天晴,周家院子里笑声阵阵。黑脸心神从雨声过后慌张的精神之中恢复,它躲在屋子里的木桌下,看着好不热闹的院子里几人的畅谈。
尤其是在听到肖长恭说起一些有关于他自己的过往时,黑脸心中的一把锁也缓缓被一枚钥匙打开。
“原来是他。”
黑脸心神恢复大半,可当初的那场夜雨着实给它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他记得自己被山神道仪生施救之后,封锁了自己一部分记忆,如今看来就是这段了。
它将蜷缩的身子舒展开来,两只前爪向前伸直,猫头低压,拱着猫腰张着如蛇口般的大嘴,如白日般的獠牙顿然显现,一口白气也自它的口中而出。
它抖动着身子,浑身黑的发亮的毛发摇摇晃晃,就像是春日夜里随风飘摇的树叶。
肖长恭躺在平安的腿上,众人笑着,可是黑脸心中却是有些些许怒气。那把锁被彻底打开,蜂拥而来的记忆挡住了他们的笑声,黑脸心中的怒气被彻底点燃,但是它想了想,“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是山神道仪生曾对它说过的一句话。
如今已过百年,当年之事又有几人知?算了、算了.
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当初,它不过因为饿的受不了了才抢了他一串糖葫芦,结果他就对自己痛下杀手,这口气若是不出,它心里不安。
于是,在他躺下之后,它选择在肖长恭那张他得意的脸上留下点什么。所以,才会有了先前的一幕。
只见那黑脸做匍匐压头之状,待它瞧准躺在平安腿上的肖长恭的脸之后,如蛇一般猛然奔跃,它亮出利爪对着肖长恭的脸就是狠狠的一抓。
“疼!”肖长恭感受脸上传来的火热之后喊了一声,平安也被吓了一跳,他不可思议的看着黑脸从长凳下窜过。
肖长恭则是起身捂着有着血痕的脸,诧异地盯着朝着门外奔去的黑脸。
众人见状也是觉得难以置信,他们不知道黑脸这是怎么了.但很快周自平第一个反应了过来,慌乱拍手道:“糟了,黑脸一定是听到狐大仙说的话了。”
佘栗闻言忽的蹙眉,而后又舒展开来,他满是调侃地对着肖长恭说道:“遭报应了吧。让你胡来。”
说完,佘栗还不忘对着停在门口回头满是傲娇抬起头挑衅肖长恭的黑脸竖起拇指。
佘栗与肖长恭是好友不假,但是这种私人恩怨,他不好参与,不过从肖长恭描述中来看,两人之间的对错不太好分。
黑脸抢了本该是肖长恭的糖葫芦这是黑脸不对;但肖长恭因为一串糖葫芦而痛下杀手,若不是自家老祖及时赶到黑脸就要命丧当场。不过一串糖葫芦而已,杀人着实过分了。
可是,两人各执一词,一个是走投无路,一个是当下之急,如果真要分个对错,这着实有些困难。于是,他只好选择不插手。他们个人之间的恩怨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就看两人怎么选。
杨守仁瞧着黑脸的所作所为,心中顿时不平,就算当初你走投无路,也不至于抢人东西,哪怕是好言相求也不是没有机会。而现在,又莫名其妙抓伤肖长恭他很是看不惯,他想出手教训黑脸,却被佘栗拦住了。
佘栗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对着他浅浅笑着,杨守仁皱眉,他虽然不理解,但是他想佘栗道长拦住自己想来是有别的打算。于是,他只好收起不平意,看着气愤万千的肖长恭。
“黑脸!你做什么?”
不过,一旁的周言流却质问起黑脸,他说出了杨守仁心中想说的话。
黑脸不予理之,在听到周言流的声音之后,转身不知往何处走了去。
肖长恭看着黑脸那副模样,心中的气不打一处来,只见他化身红狐朝着黑脸消失的地方追去。很快,村子里的一处小道传来了一阵惊叫,很显然那是黑脸的。
平安闻声站起身子,他拿不定主意的看向师兄佘栗,佘栗却说:“放心吧,肖长恭这家伙跟以前不同了,他做事现在很有分寸,不会乱来的。”
“可是师兄.”佘栗虽然这样说,可平安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他害怕肖长恭下手没有分寸,万一伤了黑脸。毕竟神猿说过,因果终有报。
佘栗也明白平安的意思,他拍了拍平安的肩膀笑道:“肖长恭这人,没那么记仇。”
佘栗话刚说完,杨守仁和周言流等人也来到佘栗身边,他们满目皆是担心的看着佘栗,似乎都想再问问肖长恭会不会伤到黑脸。
佘栗无奈的摇摇头,“放心吧。他们俩不会有事的。”
佘栗一声叹息,独青山上秋风四起,山神道仪生的那张苍老树脸有些愁苦,半分喜悦,祂挑着长长的树眉,朝着肖长恭和黑脸相互追逐的方向看去。
黑猫受惊疾奔,红狐在后穷追不舍。忽的,红狐一跃而起将黑猫压在身下,它用着自己白底的爪子一把按住黑猫的头,嘴里骂骂咧咧的说着:“我嘞个狐大仙,你这小小猫妖居然敢抓花本大仙英俊神朗的俏脸,找打。”
黑猫体格虽小,却也不肯示弱,只见它扭动着柔软及坚韧的身子侧翻过来,四爪齐用在红狐的身上不停乱划,最后一脚踢在了红狐脸上这才得以逃脱。
红狐见状,暗叫一声,再度追去,“我就不信,今天还收拾不了你了!”
红狐、黑猫相互追逐,看得山神道仪生一阵发笑:“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读书自有用,可也别让书籍蒙蔽了你的双眼。平安,你这孩子可别入了你师父的后尘。”
“前路漫漫,该说的我已然说了,至于你是否能够明白,全要看你的造化了。”
“与天同享万千寿,残枝枯柳同谁言?”
“罢了,罢了。”
山神道仪生的自嘲声在山顶响起,随着四起的秋风钻入平安的耳中。他站在师兄佘栗、同行黄州的杨守仁,以及周家村爷孙俩身前,回头看了一眼独青山。
那山枯树黄叶,不见分毫绿意,而山神道仪生所化的那颗梧桐所在之处空无一物。不过让人感到好奇的是,天有白日一轮缓缓升起,与雨过天晴后的那轮淡蓝神阳遥相呼应。
这一幕让周家村的村民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抬头望去。白日也在此刻忽然散开,随后化作漫天大雨,倾盆而下。
“怎么又下雨了?”
村子里有人看着那轮忽然升起而后消散的白日困惑、惊叹着。
他们忙着躲雨,忙着将重新搬出来的东西又收回去,平安也被佘栗拉回了檐下,惊奇的望着天上。
“虽说天有不测风云,但是,这也太奇怪了吧。”
周自平看着突然下雨的大雨,盯着院里那张来不及收起来的木桌心疼不已:“哎呀,桌子没收。”
“黑脸也还在外面。”周言流也惊呼道。
杨守仁闻言微微皱眉,而后冒雨而行,来到那张木桌前,试图将它扛起来搬到屋檐下。
可是,他却愣在了木桌前、停留在了雨中。
佘栗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于是他伸出手试图想要去接雨。可是,那些雨水竟然从他手心之中穿过,落在了地上,最后浸入土地。
平安几人看着眼前神奇的一幕也甚是惊奇,他们学着杨守仁的模样走进倾盆大雨的世界之中,却感受不到雨滴落在身上的感觉。
“爷爷,你看!我的衣裳淋雨了居然没有湿。”周言流既好奇、又高兴的在雨中撒泼。
周自平也是觉得奇怪,他伸手去接雨,可雨水却不会在他们手中停留,他好奇的看向怔住的杨守仁,而后来到他的身边。
杨守仁感受到了周自平的到来,他诧异的抬起头,看着周自平说道:“这桌子生出绿芽了。”
湿润的木桌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滑嫩,泛着青光的木桌从四周开始冒出枝丫,缓缓地蔓延整个桌身,就连木桌的腿上也向上生长出嫩芽。
而他们的腿下的长凳也是如此,而在此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声惊呼,“快看,山上的树变绿了。”
平安等人闻言纷纷朝着山上看去,本是秋日枯黄的树木开始生出绿芽,片刻后绿色如同倾盆而下的大雨一般顷刻蔓延了整座山头。
这一切,仿佛是春日的到来。
一声猫叫也在此刻响起,只见一只半人大小的黑猫嘴里叼着一只红狐从门口跃进。周言流看着惊人的黑猫一眼就认出了它,“黑脸!”
他朝着黑脸奔去,在雨中看着毛发湿透了的黑脸,惊呼的看着它奇大的身子,“黑脸,你怎么变大了?”
周自平闻声也朝着门口看去,当他看见半人大小的身子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他连忙来到周言流的身边,当他看见黑脸嘴里的红狐之后,一把将周言流拉到身后,问道:“黑脸,你不怕雨了?”
黑脸将红狐放下,红狐顿时化作人形变成了肖长恭,他神色惊恐的跑到佘栗的身后躲着,都不敢看黑脸一眼。
佘栗和平安感到好奇,心想:肖长恭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忽然害怕起黑脸来了?
黑脸不说话,它也学着肖长恭变回少年模样,而后转头看向山上,说道:“山神走了。”
“走了?”周自平爷孙俩不可置信的惊呼。
而佘栗也同样感到奇怪,不过平安似乎察觉了到了什么。
他回头看着屋内看去。
雨水落在屋檐上,随后穿过黑瓦落在屋内的地上。但,地没有湿。不过,他随身背着的箧笥似乎也冒着绿芽。很快,他的箧笥忽然晃动,一件浅绿色的道袍和一朵莲花冠和碧绿簪子破筐而出。
轻微的声响惊动了佘栗,他转身将平安和肖长恭两人护在身后,只见道袍散发着耀眼的绿光穿过佘栗的身体奔向平安,最后附在他的身上。
“师弟!”
佘栗惊呼一声,以为道袍要做什么,于是他在转身的瞬间取下腰间的葫芦,另一只手变出一把剑握在手中。
佘栗的这一声将院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平安的身上。
头戴子午莲花冠,身着浅绿法衣袍的平安,手持一柄拂尘站在雨中,就连他的模样也有了些许悄悄的变化。
如果说以前的平安是见万物悲悯,有着一颗众生皆苦的心,那么现在的他就是万物生死有命、去留无常、一切随其自然的神色。
仿佛他在片刻之间就明白了所有事情。
可即可登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平安看着神色惊恐的肖长恭,以及满是担忧的师兄,忽有一阵薄雾闯进他的眼中。
此刻,他正身处在一片迷雾之中。
“古之人,在混茫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鄢。”
“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谓何哉!”
“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
“小识伤德,小行伤道。”
“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
“所以,这是我最后给你的提醒。”
迷雾中传来的声音平安觉得陌生,像是一个青年人,可当那人从迷雾中走来,当平安看清那人模样之后,他才知晓,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道仪生。
他看着语调沉稳,一字一句缓缓地说着,不过平安并没有听得明白,于是他问道:“山神的意思是?”
“你心性之纯良,世俗罕见。你喜欢看书,可也别在书里迷失了自己。毕竟,书中所说是圣人之词,而你并非圣人,你不会明白,也不懂这其中意思。”
“你要云游,东去蓬莱,此路千万里,你会遇见很多人、许多事,我希望你能成长,但却不希望你会改变。”
“你这种心性,千万年难遇,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所以,此去你要多读书,多去见人,书中的道理你知道,但更多的是你会在别人身上看到。”
“所以,切记,你既要寻仙,那便要放下世俗。人世的悲欢喜乐,本与你无关。”
“蓬莱之路远迢迢,人世悲喜莫挂肠。”
“记住,你要时常问问自己,此去蓬莱究竟为何。”
雨停了,迷雾散去,独青山上秋日春。
诫语落,不见山神,平安蹙眉意难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