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首页 > 长生见闻札记 > 第184章 仙境本是好去处,流连忘返是人间

《长生见闻札记》第184章 仙境本是好去处,流连忘返是人间

作者:何奕晨 / 最近更新:2025-03-25
  第184章 仙境本是好去处,流连忘返是人间

  群山座座,万里长青,清风席卷,白云所覆。

  道仪生搀扶着太华行走在其中。

  忽的,太华停下脚步转身朝着身后,那早已远去的田野望去。

  青年再次挑着肥水走进地里,年长的阿爹换下已经空却的木桶,继续用木瓢舀着肥水灌溉土地,喂养庄家。等到青年又抬起木桶去换新的肥水之时,阿爹还不忘在他头上用手指来上一下,“你这小子,都多大了也不知道把衣裳换了再来,都要熏死我了。”

  “阿爹你一直用着也不说熏,怎么到我这不换衣裳就熏了?”青年看着强词夺理的阿爹也是万般无奈,只能委屈着。

  但是阿爹在意的似乎并不是这个,他用木瓢在青年身上碰了碰,青年见状问道:“阿爹,你杵我做什么?”

  阿爹瞟了眼四周,极其小心,谨慎的靠近青年,然后悄摸问道:“三娃子,你真看见神仙了?他还跟你说话?他问你什么了?”

  三娃子一副傲娇的模样,挑起担子就要走:“没我没看见。”不过,三娃子又后退一步,将自己的嘴凑到阿爹的耳边又说:“阿爹,你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啊。”

  说完,还不等阿爹反应过来,三娃子哧溜一下,挑着桶就跑了,只剩下满脸黑线的阿伟爹杵在那,随后只见阿爹暴跳如雷,站在地里大吼着::“三娃子,你今天晚上要是能吃上饭,我就跟你信!小兔崽子,跟你老子我玩起这个来了!找打!”

  面对阿爹火爆的性子,三娃子挑着担子乐呵呵走在路上,忽的,他觉得方才的那位仙人似乎模样走远。于是,他面带笑容地朝着太华和道仪生所在的方向望去。

  山高路远,四目所见除却青山、田野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太华失落的转过身,继续朝着远处走去。

  平安坐在树下,面对道仪生的那张树脸听得如痴如醉,同时,他也在心里问着自己:“神仙是人否?”

  只是秋日晚风乍起,在他头顶上的道仪生本尊的枝叶被吹得沙沙作响扰了他的思绪。不得已,他只能抬头看去。

  日头西落,逐渐黄昏。

  被镀上金边的白云,洒下落日的余晖,穿透密密麻麻的枝叶,最后落在平安仰起的脸上。

  忧郁,孤独,这是道仪生在平安脸上看见的东西。可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脸上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他也不明白。

  他只记得,那天从那片田野里带走了太华,他们一路朝东,去到了江南,
  他们在那座山上,见到绿衣口中的奶奶。

  侏儒身,老态龙钟。

  他们被奶奶带进了那座庭院,他们看见了庭院中间,那已经空荡数百年的地方,那个道仪生曾经生长的地方。

  奶奶看着道仪生,神情还算柔和,但是当他看着太华之时,奶奶忽然翻脸,对着太华就是一顿臭骂:“你个牛鼻子老道!当真以为自己通晓天理,可预知天下未来事了?我看你就是学道不精,只会滥用法术。亏你还是昆仑子弟,王母娘娘亲自赐法的弟子。当真是,三年学道,只会胡言乱语。”

  奶奶怒气冲冲对着老迈的太华怒斥道,同时她提起自己手中的那根拐杖,对着太华画了几个圈,原本被太华收在术法里的百花们纷纷出现。它们围绕着奶奶,不停地晃动着花瓣,似乎是在诉说什么。

  奶奶见到这些离开几百年的花儿们也不再怒颜而视太华,反倒是挨个摸着从她手中经过的花儿们:“好啦,别难过了。这不怪你们。要怪也该怪老婆子我,当初我要是不让她下山,不让她离开江南,也就没有这些事了。”

  她说完这些,对着花儿们摆摆手,只见它们围着奶奶转了一圈,然后朝着进来时的那道门飞去,离开了庭院里。

  轻叹一声,奶奶看着花儿们离开,又看着道仪生说道:“当初,你离开之时我就跟你说过。人间不是什么好地方。可你偏偏不听,那丫头也真是,总是跟你说着人间万木春,让你动了凡心。不然,就凭你现在千年修为,老婆子我也能帮你一把。说不定你也能上天瞧瞧。”

  最后,他看着太华又说:“方才是老婆子话重了,还请原谅。只是,玲珑那孩子是我一手养大的,就算不是亲孙女,也是亲的了。我对你的责怪之心难免还是有的。”

  奶奶摇着头,不给两人开口的机会,依旧自顾自的说着:“当年,我也同玲珑那孩子一样,去了一趟人间就被那些烟火繁华所吸引,以至于我也动了凡心,最后酿成大错,从此留在了这座江南的山头上。”

  “人间呐,凡人所在之地,却也让神仙向往不已。”

  “走了的人,常常想要流连;可来了的人,却又无时无刻不想离开。”

  “真就是,仙境本是好去处,流连忘返是人间。”

  “你们走吧。”

  “至于玲珑,生死有命。若她死了,她应该会变成天上的星星,这样我又能继续看着她了。”

  往后千年,岁月流转,太华陪着道仪生走过千年时光,见尽人世繁华。当他们再次回到渝安城外的那座木屋时,那座木屋早已腐朽,只剩下残缺的枝干支撑着。

  他们坐在木屋外,那条长桌前,太华对着道仪生说道:“没想到,再次回到这,已经是千年之后了。”

  “一千年,百年人世一结,如今也过了十世。到现在都还没能找到她,你说她是不是真的死了?”

  道仪生偏头看这老着的太华,而后又将那早已虚幻难觅其影的绿衣幻影。他看着幻影一日一日消散,心中难过更添一分。

  “或许吧。一千年了,她的三魂七魄散尽,也许早已化做了奶奶所说的天上的星星,不在人间了。”

  道仪生挥手,驱散了绿衣的幻影,低头不语。

  太华瞧见道仪生的模样,心中也是万分难过,他拍着道仪生的肩膀,尽可能的去安慰他说道:“在这世上,无论是人还是妖,当然了,也包括我们,没有求到那大道之前,也都终有一死之时。我们既然逃不掉何不欣然接受?既然,也都寻不到了,那是不是也该结束了?”

  太华说到最后,他哽咽着。

  千年时光,道仪生和太华走遍人间,却始终找不到绿衣,他心里其实也想过放弃。尤其是到夜里,他总是在找或不找之间挣扎,以至于他的性子大变,总是毫无缘由自毁根枝。

  太华也曾阻止过他,但是太华如今的修为就连往日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他根本拦不住。每到夜里,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道仪生掰断自己的枝丫。

  每到这个时候,太华的心,疼得一点也不比道仪生轻,反而更重。就像是绿衣奶奶说的那样,若不是自己三年学道,胡言乱语,也就不会造成如今的结果。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道仪生低头不语,眼中饱含泪水,他也知道是该结束了,于是,他偏过头看着太华,同样有些哽咽:“我知道了。”

  太华长舒一口气,然后彻底靠在木屋的背上,他望着远处的天空,心里思忖一番过后,只见他从自己的眉间取出两道白光,然后说道:“苟延残喘一千年,这本来是给找到绿衣之后,让她恢复记忆的东西,但是你却把他给了我,让我续命。如今你既然也愿意停下来,这些我也该给你了。”   
  道仪生看着太华取出的东西,心中忽然感到不安,问道:“你想做什么?”

  “当初我愿意接受你把它给我续命,我是怕你在这过程出什么意外,所以才答应的。如今都结束了,我也如愿的体验一次长生的感感觉。”

  太华说着,满脸苦笑的无奈的摇着头,忽然大喊道:“难过啊!”

  太华苍老虚弱的声音笑着,“当初如果知道长生之后,我所见所经过历的一切如此让人难过,我宁愿不要。”

  “那你可能也就遇不见我了。”道仪生看着太华,眼中满是难过和泪水。

  “那最好!”太华坐正身子,“这样,或许结果就能够有不同。如果当初我没有求得长生,现在你和绿衣说不定已经在一起了。对了,还说不定,你们连孩子都有了。”

  太华笑了。

  道仪生本来想说什么的,可当他想起自从太华陪着自己走上这条路之后就再也没笑过。所以,现在的他也不愿意打扰,就让他笑着,就这么肆无忌惮的笑着,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自责。

  道仪生也苦笑着,他舒了口气,也陪着他大笑,“你说,我如果和绿衣有孩子了,是男孩还是女孩啊?该叫什么名字呢?”

  “我猜,应该是男孩吧。”太华说。

  道仪生不解,问道:“为什么是男孩?”

  太华望着天边的云朵,指着他说:“当初,我遇见的时候,你就像那朵白云一样,单纯、干净,就跟个孩子一样。所以,我想他一定是个男孩。”

  “可,万一要是女孩呢?”道仪生顺着太华时候指的方向,看着那朵好似糖人的云朵问道。

  “是女孩最好了。”太华依旧笑着,“你看,绿衣的小体格子跟你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女孩。所以,是女孩的话,也好。”

  两人就这样看着天边的云朵,然后沉默着。

  “你说,我死了之后,你一个人在这世上会害怕吗?”日头缓缓落下,残破的木屋前,那两颗明亮白珠比天上的月亮还亮。

  道仪生看着太华,忽的一笑,“你是不是怕死啊?故意这么问的?如果,你怕死的的话就把它们收起来,怪刺眼的。”

  太华也笑着,“怕啊,怎么会不怕呢?活了一千多年,忽然自己就要死了,怎么会不怕呢?这人间我可还没看够呢。”

  道仪生沉默了,他看着太华,缓缓说道:“要不,你把他们留下吧。这样,以你的天赋,不出五十年,你就又能恢复如初了。”

  太华听着道仪生认真的语气,也收起了笑容,随后他摆了摆手,开口道:“不必了。说不定那天又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可受不了了。有时候,还是死了清净,比躲在山里还清净。”

  道仪生叹息一声,也不再劝说,而是看着月亮。

  太华见道仪生不说话了,他又看着身旁的那两颗白珠说道:“这样,我把水镜之术教给你怎么样?”

  “水镜之术?”道仪生歪头盯着太华,“就是那个可以预知未来的术法?”

  “对,这样我死了之后,说不定哪天你可能用得上。万一,你哪天在水镜之中看见了绿衣也说不定。”太华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看着道仪生。

  道仪生却不说话。

  无奈,太华只好牵动神思,用手指引着两束白光穿进道仪生的额头中,任由他怎么驱赶也取不出来。

  “你干什么?你真不想活了?”

  道仪生取不出那两样东西,顿时站起身皱眉看着太华。

  而太华也不想多说什么,只见他有些艰难的起身,杵着木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水镜的心法,至于怎么去用就看你怎么选了。”

  “好了,不用送我了。”

  说罢,他朝着木屋外转身离开。

  “你去哪?”道仪生问道。

  “我也不知道,或许就死在路上了。”

  他挥手说道。

  道仪生看着太华即将远去的身影,他想要喊住他,可是他却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可以留住他。

  而他,也就只能这样看着他渐行渐远。

  “对了!”太华忽然停下了脚步,他转身用着自己那张苍老的模样看着道仪生,“如果,我说如果,你以后能够遇到我的师兄麻烦你帮我带句话。就说,千年之约太华等不到了,烦请师兄代我去见见那个人。”

  说完,太华就又要走了,但是他记得道仪生并不认识自己的师兄,于是又补充了一句:“我的师兄,名叫闫余,如果你以后遇见了,一定记得说啊。”

  这一次,太华没有任何停留。

  道仪生看着月色下,远去不见踪了迹的太华,终于难过的流出了泪水。

  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