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蝉与禅(7)
“人真的有灵魂吗?”
林怀恩其实也很好奇,但他对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看法,他考虑问题的高度还上升不到哲学或者科学这个层面之上,他所谓的灵魂更多是指宗教意义的灵魂,实际上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鬼魂”。
就像他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很古早的悬疑片叫做《灵异第六感》,他对那部电影的印象十分深刻,因为结局的反转着实把他给惊到了,原来布鲁斯·威利饰演的那个心理医生才是真正的鬼魂。
除此之外,他读初中的时候,好多同学在偷偷看《亚美利加恐怖故事》的连续剧,因为这部电影属于R级,未成年人不得观看,所以他们只能躲在宿舍里偷偷看。当时他们宿舍里甚至流行起了一股风潮,在窗户上挂着一个上吊的芭比娃娃,比看看谁窗户上的更加惊悚。
最初林怀恩不太懂,后来才知道在西方传说中,一直认为娃娃是最适合装载灵魂或者封印魔鬼的容器。实际上东方也有类似的迷信,比如扎纸人、傀儡娃娃还有扎草人等等
总而言之,灵魂这种说法往往和宗教和迷信绑定在一起。
林怀恩说不准这个问题,他接受的教育让他觉得应该是没有“灵魂”这个玩意的。可他又看过很多电影、资讯,并且亚美利加还是个宗教社会,很多人乃至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灵魂”存在的。
那种氛围和华国的氛围又不一样,毕竟许多人每个星期要做礼拜,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唱诗班,还有每个城市必定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就是历史许多许多年的教堂。
在亚美利加你要拉住一个人宣传什么稀奇古怪的教派,别人也许会有兴趣,也许会告诉你他的信仰,可你要拉着一个人宣扬无神论,那么根据肤色的不同,他很有可能是拿出一把枪比着你的脑袋,说他会向上帝忏悔,不小心崩掉了一个沙比。又或者他会问你相信不相信上帝是黑皮肤,如果你相信上帝是黑皮肤,那么他就相信世界上没有神。
你的脑子里会产生一种错乱的情绪,这究竟该算是零元购,还是等价交换?
但不管亚美利加的氛围怎么样,他知道,母亲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果然,林若卿摇了摇头说道:“这种无从证有的玄虚东西,没有说服力。”
出乎林怀恩的意料,母亲的语气并不尖锐,反而相当平静,也相当肯定,这也意味着她无法被说服。
“那要不我们换个说法”道镜挽起宽大的袖子,提起“莲花宝瓶”给林若卿的杯子里倒了一杯茶,“我们叫它意识,随着人的阅历增长学识增加,意识也跟着生长,就像是这杯子里的水”
林若卿低头凝视着杯子的水,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仿佛水中之月,她继续摇头说道:“意识是意识,灵魂是灵魂。意识是人类真实存在的脑部活动,它是可以观测到的。但灵魂这种概念不一样,它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属性,它是非物质的虚幻概念,无法观测。”
道镜又给林怀恩倒上水,放下宝瓶后,双手放在膝盖上,右掌在上,左掌在下,拇指与食指相触,其余各指自然舒散,做了个手印,他盘坐在蒲团上,面带微笑,却宝相庄严,宛如一座立于莲台上的佛像。
他稍稍倾着挺直的身子,悠悠问道:“那我问林施主最简单的一个问题。”
林怀恩目光落在了道镜的双手上,最近他的网上冲浪还是有些成果的,至少此刻他一下就看出了道镜这是“说法印”,又叫做“转法轮印”,是佛陀说法传道开示众生时捏的手印。
林若卿做了个请的手势,“禅师请问。”
道镜抬指虚空点向林若卿的眼睛,“人的双眼所看到的皆为倒影,为何你的大脑中出现的却是正像!?”
林若卿如雷击顶,立即绷直了身体,凝视着道镜一言不发。
林怀恩一时之间没有能听懂,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懵懂的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道镜。
道镜像是看出了他的迷惑,笑着说道:“林小施主,可知道小孔成像?”
林怀恩点了点头,“这肯定知道,就是照相机原理的简化模式嘛。”
“那你照相的时候是不是发现照片是左右倒置的?和你大脑想象的不一致?”
林怀恩点头,“有些是这样,需要修改设置。”
道镜笑了笑,“相机跟眼睛也是一样,你瞳孔取到景物投射在视网膜上是左右倒置的,但你不需要修改设置,大脑就自动把左右给你反转了过来,所以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和你大脑看到的东西,真是一个东西吗?所以究竟是眼睛决定什么是真实?还是大脑决定什么是真实?”
林怀恩学过这个知识点,可他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他第一次听到这种有些颠覆的说法,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懵了,“对啊.这.这是为什么?”
“是啊。”道镜看向林若卿,笑着问,“这是为什么?”
林若卿又一次摇了摇头,低声说:“这种问题需要交给脑科专家来解答。”
道镜指了指自己说:“我就是,哈佛医学院博士。”他又自我解嘲的笑了笑,用标准的美式口音说道,“是Harvard Medical School,HMS,不是哈尔滨佛学院。”他顿了一下,叹息道,“说来惭愧,我还受邀在华科院申海神经所任教过几年,可惜后来都是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林怀恩又一次瞪大了眼睛,感觉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瞳孔地震,反正就是有种晶状体被震碎了感觉,看什么都有种无法接受的撕裂感,就像是甘道夫说别看我是个大魔法师,说着又嚣张至极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青华大学物理系的毕业证书,上面还盖着大红戳,和青华校长的签名。
不过按道理来说,哈佛医学博士比青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证书要牛逼太多了,要知道哈佛医学院可以算是全球最牛的医学院了,还是博士,那在国内算什么层级,他不敢想哦。
林若卿凝视着道镜缄默了好一会,才肃穆的说道:“请禅师为我解惑。”
道镜似笑非笑的说道:“林施主对科学的迷信,与常人对宗教的迷信又有何异?”
林若卿自信的回答道:“当然不一样。”她说,“常人是不加思考的盲信不存在的神佛,我是信我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我自己的思考。”
道镜叹息了一声说道:“这就是现代人类的孤独之处,你相信神佛的时候,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森林大海都是可以保护你的神明,人即便是尘埃,也是嵌合在宇宙中的尘埃。当你不相信神,你唯一能相信的就只剩自己,人类将自己从宇宙中剥离了出来,于是真实和虚拟变成了人自身去定义的事实,这个客观是以人类狭隘视角为本体的客观,而不是真正的客观。”
“敢问禅师,什么才是真正的客观?”林若卿放低了姿态,虚心求教。
道镜口宣佛号,“首先得摒弃单一的维度。的确,科学是观测世界最好用的工具。可是科学是绝对的吗?就像数学,很多最基本的定律,都是测量出来的,你就认为它是对的,可你又无法证明它是对的,灵魂不也是如此?还有数不清的物理定理,它都有条件限制,在水中,在空气中,在真空中,在不同环境中,各不相同,所以物理世界有绝对的真理吗?它都是总结出来的自然界大致的规律,绝对的真理是没有的。你不能固执的把科学当做唯一的尺度和标准。即使睿智如爱因斯坦,都发出过‘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的质疑,所以人需要对未知保持敬畏,才能觉察一念,破除无明,继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林若卿微微颔首,低声说道:“也许是这个世界上的骗子太多,大师太少,才让我如此防备。”
道镜点了点头说:“这话也对。”他又将手放在了膝盖之上,摆出了“说法印”,宛如讲课般娓娓说道,“人的一切讯息,百分之九十都来自双眼,所以我们才有眼见为实的说法。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不过是取了个绝大多数人一致的公约数,实际上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有差异,不过有些人差异大,有些人差异小,比如色盲、近视眼、有脑部疾病的人等等,这些人和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大不相同,就连我们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的世界都不一样,不过是大脑把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世界,整合在了一起。可我们人类却理所当然的觉得,眼睛这个小小的窗口,所观察到的一切都是准确无误的,从而偏执的相信眼睛所获取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决定了我们绝大多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林施主以为然否?”
“确实如此。”
“那我们眼睛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来自哪里呢?”道镜没等林若卿回答,突然闭上了眼睛,淡淡的说道,“光。”
这一瞬,林怀恩好似听到了上帝不对,是佛祖开口念诵咒语说道:“要有光。”
也不知道四面八方哪里涌来了无数光线,也许是道镜禅师的背后,也许是天空之中。这些光散射着,仿佛道镜的背后有数不清的强光手电筒在快速旋转,这些光如雾气般在空中弥漫,并不刺眼,却足够遮蔽一切,让虚着眼睛的林怀恩只能看到道镜禅师朦胧的轮廓,其他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
“光是心光、念光,随处出生,当处灭尽,来无影去无踪,无所不在,没有时间相,周遍法界,此为遍在之妙、心光之妙.”
晃眼间林怀恩听到道镜沉沉的念诵经文,顿觉脑袋晕眩,眼前又在刹那间变得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妈妈!”
他惊叫了一声,一只手就握住了他的手,耳畔传来了林若卿的声音,“妈妈在。”
林怀恩心下安定,他屏息凝神,突兀的他眼前的景色在旋转中变幻,一下就坐在了身后木屋的客厅之内,那个如走马灯转动的斗大“禅”字也缓缓停了下来,固定在道镜禅师背后的墙壁上。
道镜睁开眼睛,淡淡的说道:“光从眼睛里进入,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大脑,就生成了所有你们所看到的东西。我说这是佛法神通,你觉得不可思议,但倘若我说这是三维成像,你定会觉得合情合理。我再说这不过是一堆电信号,植入了你的大脑,你又会大惊小怪。所以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取决于你站在哪一个维度罢了。”
林若卿闭上眼睛,深深的吐息了两三个来回,才重新睁开眼睛,又观察了下周围,肃穆的说道:“道镜禅师,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
“林施主请问。”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救我父亲,需要林怀恩修练禅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