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开公司利器(求订阅)
经过一晚上的冷静思考,许元回味过来。
唐仁这态度……不对啊!
就算在之前的事上理亏,他们也完全不至于对自己这个还没什么名气的人如此退让。
又是在分成上让利,又是不对自己在外接戏做任何限制。
甚至都还想让自己当公司高管。
这完全不是一个大公司会对旗下艺人该有的态度。
哪怕对胡戈,他们也不至于如此放纵优待。
这其中肯定是有什么原因。
自己现在什么名气都没有,他们不可能图自己名气。
年龄都三十以上了,所以也不可能是看重自己的潜力。
能让人变哑这种手段倒是能用来打击竞争对手。
但这是犯法的,哪怕没什么证据,只要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对曝光度这么大的娱乐公司来说也是致命的。
唐仁不可能这么蠢。
剩下的,就只剩算命这点了。
想明白这点后,许元也算是心里有底了。
昨天他其实差点就直接答应唐仁。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其他公司拿到比这更优厚的条件。
但就是因为条件过于好了,让他心里产生了迟疑,最终没有马上答应。
现在知道他们图什么,倒是有底气可以再跟他们谈谈了。
将张盟莲藕般的两只手从自己身上拿下来,撑起身,先穿好衣服,正要下床,下面又缠了上来。
“好了,该起床了。”
“不要,再睡一会儿嘛!”
……
搞定张盟后,许元下床跟蔡依侬打了个电话,约好时间地点。
还是只有蔡依侬跟胡戈两人。
许元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问起她为什么这么执意挽留自己。
在蔡依侬承认是跟自己会算命有关后,再次问起她具体是想要自己做什么。
蔡依侬倒是被问得迟疑起来。
本来她是打算等和许元缓和关系,加深感情后自然而然让许元帮公司做事。
现在这样拿到台面上谈,就有种是在做交易的感觉了,难免许元不会坐地起价。
但在这事上她也没得选。
现在不说都可能签不下许元。
能签下,以后还是得说。
到时许元回味过来,愿不愿意帮公司,可就说不准了。
想到此,她便如实说了起来。
“我想让你帮公司算算哪些剧可以投资,哪些艺人值得培养,再帮公司招些潜力新人。”
许元恍然,难怪对方这么看重自己,甚至还想让自己当公司高管。
把这些能力用在公司上,确实能让公司减少不少不必要的损失,少走弯路,将公司利益最大化。
既然如此,那自己开家公司是不是也可以……
许元暗暗摇了摇头。
自己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也没什么关系背景,甚至作为一个演员连名气都没有,拿什么开公司?
别说开公司,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都不知道还得等到什么时候。
毕竟现在连胡戈都还没自己的工作室。
至于昨天那个钟老头说去香江发展可以找他……
香江连以前最厉害的电影都越来越不行了,电视剧就更不用说了。
而相比电影,许元其实更看重电视剧。
圈内有句话叫“小荧幕赢得人气,大银幕赢得地位”。
其中“小荧幕”就是指电视剧,“大银幕”就是电影。
许元对地位不感兴趣,他现在只想要人气。
“我算命要收钱。”
许元开始提条件。
蔡依侬就怕他什么条件都不提,闻言当即答应下来:“当然!你报数,公司绝不还价!”
“另外,我手上有个剧本,我想让公司投资拍摄,我当男主。”
“可以!”
蔡依侬还是二话没说就答应,她本来就想把袁宏那个男主给许元的。
而且能被许元看上的剧,质量肯定不差。
“我要占30%的分成。”
许元提出自己最后的条件。
不靠分成,就靠自己拍戏那点片酬,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开公司当老板?
别说自己开公司,就是想开下一部戏,自己都还是没钱,还是只能看别人脸色,让别人投资。
这次蔡依侬没有再一口答应。
30%分成跟30%的收益分成可不一样。
这意味着,那部剧的最后收益就算达到50%,公司基本上也赚不到什么钱。
要是低于50%,公司就是纯亏。
相当于公司出钱出力捧许元不说,许元还要白白拿走最后收益的大头。
“是部什么剧?投资大概要多少?”
“古装剧,投资……五千万以上。”
电视剧的成本估算其实是要以团队进行,从服化道到演员到拍摄周期……
都需要通通计算在内。
所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许元并不是按专业的方法估算,而是在买下这部剧版权后,就一直在用卜卦推算。
从卜算的结果来看,若没有自己影响,按正常发展,这部剧将在四五年后开始拍摄,投资成本过亿!
从那个时间点越往前,成本就会越低,越往后则越高。
但五千万是底线,不然就会因为质量问题影响到收视率了。
五千万?!还以上?
蔡依侬脸色当即就变了。
“不行,这成本太高了,已经不是我想不想投,而是根本投不起。”
之前的仙剑三成本都才不到四千万呢!
现在只在一些地方台上映了,也就收回来个零头。
《布衣天下》这里又是上千万刚投进去。
许元估算道:“等仙剑三上星播放后,差不多就够了。”
上星即上卫视播放,面对的是全国观众,价格是地方台所不能比的。
蔡依侬神色稍缓,许元这话其实在无意中透露了一个讯息:仙剑三很能卖得上价!
毕竟五千万不是首轮一轮就可以卖出来的价。
能凑足他那部剧的成本,证明二轮也卖的不错。
二轮卖的不错,说明首轮的收视率反响这些也都不错。
这无疑给了蔡依侬去跟那些电视台谈价的底气。
但她还是没有马上答应。
一来,成本太大,风险还是太高。
二来,许元要求的分成太多了。
三来,她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亲眼见过许元算命的本事。
甚至就算许元算得准,又要如何保证他为了让公司投资那部剧捧他而没有撒谎呢?
(本章完)